当前位置: 首页>文章观点>顾问观点顾问观点

薪酬改革后,员工工资如何调整到位

发布日期:[2021-04-12]   

作者:君成咨询  管理咨询师

经常有企业的朋友问我:公司在进行薪酬改革以后,员工工资如何调整?

今天就简单说一下:

很多公司在进行公司的薪酬改革以后,公司各岗位的薪酬标准发生了改变,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薪酬等级。同时,为了满足员工薪酬晋升的要求,又在不同的薪酬等级内设置了一个相对比较宽的调整范围,这样可以让员工不必调整岗位或者职位级别,就能够有机会调整自己的工资水平,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员工激励的效果。

但是,在企业薪酬调整以后,一定会面临一个环节:那就是如何把员工从原来的工资调整到新的工资水平中去。这牵扯到一个定级别和入档的问题,而且任何公司都不能绕开这个问题。

同时,许多公司的薪酬改革之所以遇到困难甚至搁浅,也和这个环节往往有关系。

第一:员工的工资怎么样定级别,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,公司在设薪酬设计的时候,已经根据岗位明确所对应的薪酬等级,直接就能够找到,员工新的薪酬等级。

难就难在员工的薪酬怎么入档!

一般来说,员工怎么样进行新的薪酬入档?这主要取决于一个重要的因素,就是员工的胜任能力。我们一直强调:我们要根据员工的胜任力水平来设置员工的薪酬标准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,我们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发放不同等级的工资,而要根据员工的业绩发放不同等级的奖金,这都是一个道理。

那么怎么样根据员工的胜任能力进行入档呢?这个问题并不轻松,我曾经访问过很多的公司,公司的做法各有不同,大体说来有这么三种不同的形式:

第一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:比如说以前许多企业都采用根据员工的工龄进行入档的办法,员工每工作满几年调整一个档次。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有刚性,员工不容易产生误解,而且仿佛也比较能说得通。但是缺点很明显,就是你会发现员工的胜任能力并不必然随着工龄的增多而提高,这显然会造成不公平。尤其对于那些刚进入公司时间并不长的员工来说,他的胜任能力可能早已超过他的前辈,但她却只能拿到比前辈还要低的工资,造成了不公平。

第二种比较严谨和科学,就是设计能力模型对员工的胜任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。这种方法看起来是最科学的,比如说一个研发工程师,首先我们要对这个岗位进行分析,然后制定这个岗位的是能力模型,给每一个能力要素都要界定好不同的胜任标准,然后我们组织一帮评委对这个员工进行评价,看员工应该在哪一个层级上,最终我们得到了员工的胜任能力的一个分数,然后我们根据这个胜任能力的分数给员工进行薪酬的入档。这个看起来好像是最科学的,但是他有一个缺点,就是操作成本比较高,曾经有企业采用过这个方法,结果是搞了几次就搞不下去了,因为太麻烦。

于是最终很多企业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法,就是采用工龄、学历、职称、往年的绩效考核分数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(有的也加上主观性的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而判断要素),根据不同的要素设置一个权重,然后根据总的得分对应不同的薪酬等级。这个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,相对来说也比较具有操作性,所以说很多企业最终选择了这种方法。


上一篇:企业最常见的几个管理咨询需求 下一篇:绩效考核的最常见的风险举例

企业管理咨询|管理咨询公司|青岛管理咨询|绩效管理|管理咨询|薪酬管理咨询|人力资源管理咨询

官方微信公众平台
版权所有:君成管理咨询 鲁ICP备12034184号-1